6月19日,中國化學工業桂林工程有限公司、杭州中策橡膠有限公司、紹興精誠橡塑機械有限公司、大連理工大學、東北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北京化工大學七家單位,在杭州簽署了關于發起成立智能化輪胎制造技術創新聯盟的合作協議。
該技術創新聯盟的倡導者——中國化學工業桂林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程一祥表示,創新聯盟成立后,將改變以往各單位之間單兵作戰和單線聯系的模式,集合國內橡膠領域優秀的技術研發單位、工程公司、裝備制造企業和輪胎生產企業,在聯盟內部就可以完成“基礎研究—小試—中試—工業示范—工業化生產”產業技術創新鏈條的全部過程。
據介紹,技術創新聯盟將整合協調有關資源,發揮工程公司的集成和工程化能力,搭建高校和用戶之間的橋梁并形成自己的工程化核心技術,以開發可產業化的產品或整體解決方案為目標,參與方合作共贏為前提,在產學研聯盟的架構上運作研發項目及研發成果的產業化。
目前,聯盟擬開展八個方面的工作:在輪胎生產過程中,輪胎原材料及本成品都是依靠人工來搬運,通過開發智能化物料配送系統來替代人工配送,降低人力、生產成本及勞動強度,節省空間、提高生產效率;針對目前使用的硫化機現狀,開發出一種具有智能化的全自動硫化機,實現輪胎硫化自動化及智能化;通過建立輪胎等效硫化數學模型智能化管理硫化過程,實現節能,同時提高產品質量穩定性、適應性和生產效率;此外,還包括橡膠機械設備智能管理與故障診斷系統、輪胎生產企業信息化管理系統、遠程監控系統、高效節能的新型熱工介質及其工作方式、無膠囊硫化工藝及硫化裝備的研發等。
近年來,中國輪胎工業的生產規模已躍居全球前列,但輪胎制造和裝備技術,卻和世界先進水平存在著明顯的差距。如果延續一直以來劃地為牢、各自為戰的創新模式,將很難實現從量的擴張向質的提升的轉變,也很難實現行業整體技術水平的提升,企業的路也會越走越窄。